深入剖析linux 0.12内核——cpu数据通信的奥秘
1、 理解cpu与外设间通信机制2、 了解linux内核中的i/o调度3、 探究linux内核中的设备驱动程序4、 深入理解信号机制及异常处理流程作为一名程序员。
- 本文目录导读:
- 1、 理解cpu与外设间通信机制
- 2、 了解linux内核中的i/o调度
- 3、 探究linux内核中的设备驱动程序
- 4、 深入理解信号机制及异常处理流程
作为一名程序员,我们对于操作系统内核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。而在众多操作系统中,linux无疑是最受欢迎和广泛使用的。因此,了解linux内核成为了每个程序员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。
本文将带你深入剖析基于0.12版本的linux内核,并着眼于cpu数据通信这一关键环节。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:
1. 理解cpu与外设间通信机制
首先需要明确,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,cpu负责执行指令、运算和控制等任务;而外设则包括硬盘、网卡、打印机等各种输入输出设备。
当用户通过外设向计算机发送请求时,其实是通过i/o端口(input/output port)向计算机发出命令请求。此时,由于i/o端口并非直接与cpu相连,因此需要借助特定的芯片来进行转换和处理。
具体而言,在x86架构下,则存在两类芯片:南桥芯片(south bridge)和北桥芯片(north bridge)。其中南桥负责i/o模块管理及pci总线连接;而北桥则负责连接cpu和内存等核心组件。
2. 了解linux内核中的i/o调度
在操作系统中,为保证各个进程之间公平竞争资源,通常会采用i/o调度算法。而对于linux内核而言,则有两种主要的i/o调度策略:cfq(completely fair queuing)和noop(no operation)。
其中cfq算法是一种基于权重分配的公平性调度策略。其通过根据不同进程优先级来进行任务划分,并按照比例为其分配时间片。相较而言,noop则是一种简单直接、效率更高的算法,在处理大量数据时表现尤为出色。
3. 探究linux内核中的设备驱动程序
与外设交互需要借助设备驱动程序。在linux系统中,每个外部硬件都对应着一个特定的设备节点文件。当用户使用该硬件时,则需要对应地加载相应模块并挂载到节点上。
在实际编写驱动程序时,则需考虑多方面因素:如何控制读写权限?如何保证稳定性及兼容性?以及如何避免死锁等问题?
4. 深入理解信号机制及异常处理流程
在linux系统中,信号机制是一种用于进程间通讯的重要手段。当一个进程需要向另一个进程发送消息时,则可通过发送信号来实现。
同时,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,难免会遇到各种异常情况。如何处理这些异常则成为了操作系统设计的关键之一。在linux内核中,则采用了一套完整的异常处理流程,从而保证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。
综上所述,在理解cpu数据通信这一关键环节时,我们需要深入掌握i/o调度、设备驱动程序以及信号机制等多个方面知识,并将其有机地融合起来使用。
不仅如此,在学习linux内核时还需加强对底层硬件架构和操作系统原理的认识与理解。只有在深入剖析每个细节并灵活应用它们的基础上,才能真正地掌握linux内核这门技术,并将其发挥出更大价值。